株洲医疗救助实施细则将出台 日均处理2万余条数据 长沙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精准数据助力防疫 郴州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揭牌启用 阻断疫情传播风险 望城区出台系列稳经济促发展政策 纾解中小企业困难 株洲:一季度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9个 投资额217亿元 以金融活水激发经济活力 长沙县16家企业获395亿元授信 常德市2022年“春风行动”圆满收官 提供岗位29万多个 1200余家上市企业披露年报 湘企逾九成实现盈利 有爱有暖有阳光——封闭管理中的长沙市儿童福利院写真 2022年2月长沙公共客运行业服务质量排名出炉 娄底市把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到最小单元 确保一亩不少 岳阳123项政务事项全程网办 零门槛入职,月薪超2万? 网络虚假招聘“迷人眼” 全市1240名护林员上线 清明长沙森林“零火灾” 湖南高速已建设超速提醒系统 湖南天然气应急调峰补短板 应急气源保障达5000万方 长沙各级党组织把疫情防控一线作为发展培养党员的“检验场” 用三年时间,衡阳市力争要成功申报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广域铭岛打造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将为产业培养专业人才 梅溪湖大剧院推出“云上梅溪湖”系列展演 15场直播沉浸式体验艺术 纪录片《傲椒的湘菜》热播 做好一桌湘菜,讲好湖南故事 株洲:107个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全面铺开 总投资达652亿元 合拍"问题短片"当场"揭丑" 长沙县精准监督倒逼防疫责任再压实 娄底7大硬招优化营商环境 对普遍性及反映强烈的问题,直报市委书记、市长 本周长沙天气晴好 最高温升至30℃ 星城暖如初夏 更多的长沙年轻人关注立遗嘱,游戏账号、著作权、宠物猫都成为遗嘱内容 守望相助 彼此温暖——探访长沙市天心区封控区管控区 君安华彩幕墙设计,建筑外立面设计的原则 时代性原则、地域性原则 从此我为故乡客 夏婉珠‖最美逆行者,平凡而伟大 新闻犇一下|湖南本轮疫情何时结束?什么是动态清零……解答在这里! 在隔离点感受“家”的温暖——芙蓉华天大酒店成为隔离点后面的故事 云上启动第31个税收宣传月 长沙税务“满妹子”云端上岗 湘雅医院开通湖南首个门诊放化疗中心 癌症患者不住院也可完成治疗 「银税互动」三步走 教你迅速拿到免抵押、免担保贷款 在自家打造星级网课学区房 “神兽”升级就差一张乐歌学习桌 公网移动音视频调度在疾控流调中的应用 2022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公布 衡阳19个产业项目入选 永州:3月22日起恢复冷水滩城区公交车和出租汽车运营 推进清洁岸电“上船” 湖南今年将完成533艘船舶岸电系统受电设施改造 湖南农大将建浏阳校区 总用地面积预计在1000亩以上 玩密室逃脱时摔伤,女子获赔8万元 消防提醒警惕5点安全隐患 湘潭市实施“八大计划” 推进产业强市“千百十”工程 常德汽车总站多条长途客运班线停运 恢复时间待定 爱心温暖一座城——怀化各行各业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动人故事 前两月湖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4% 实现良好开局 长沙森林覆盖率居全国省会城市前三 湖南多景区场馆发布暂停开放或限流通知 助力衡阳至株洲航道升至二级 湖南水运项目首获“平安工程”称号 长沙马栏山310岁古樟“生病” 专家现场“诊病开方”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株洲医疗救助实施细则将出台

株洲医疗救助实施细则将出台

明确3类救助对象、4种救助方式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讯(记者/陈正明) 4月7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同意《株洲市医疗救助实施细则》。《细则》明确了医疗救助对象范围、医疗救助方式和标准等。

《细则》将医疗救助对象归为3类:一类救助对象为特困供养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二类救助对象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重度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和纳入监测范围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三类救助对象为不符合一类、二类救助对象条件,但因高额医疗费用支出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因病致贫大病患者。

《细则》明确,针对3类救助对象的医疗救助方式有4种:参保资助、住院医疗救助、门诊医疗救助、再救助制度。

参保资助中,对一类、二类救助对象中的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资助,低保对象给予不低于50%资助;对其他二类救助对象(不含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按照50%比例给予资助。

住院医疗救助方面,救助对象住院发生属于医疗救助政策支付范围内,年度累计达到救助标准以上、10万元以内的个人自负医疗费用部分,按一定比例进行分类救助。

门诊医疗救助方面,按照特殊疾病门诊病种范围实行救助,年度累计救助限额为8000元。对患重特大疾病需要长期门诊治疗的,按住院医疗救助标准执行。

再救助制度方面,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大病互助)和医疗救助三重制度支付后,其政策范围内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超过8000元,且有返贫致贫风险的人员,经规范的申请、审核程序,按照不低于50%的比例进行再救助。

根据《细则》,一类、二类救助对象凭本人身份证和相关资料到市内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直接享受医疗救助待遇,由医疗机构按规定即时结算。三类救助对象和再救助对象,向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提出申请,经审核、公示后按次享受医疗救助待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