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唐思思/文 欧阳常海/图
“来了!来了!飞机来了!”3月22日14时56分,北湖机场停机坪等待的人群发出兴奋的喊声,循声望去,呼啸中一架校验飞机平稳地降落在北湖机场的跑道。
这是落在北湖机场的第一架飞机!这一刻,是北湖机场从“建起来”到“飞起来”的历史性时刻。
两道水柱合成一道拱门,北湖机场以民航界最高礼遇“过水门”表达对机组人员的欢迎。
来自中国民航飞行校验中心的石雄飞是此次校验组组长、机长。迎着大家期待的目光,他带着机组人员走下飞机,接过郴州人民献上的鲜花,站在飞机旁与北湖机场拍下合影。
石雄飞悬着的心也稳稳落地。
“今天的云时有时无,我担心天气不好无法降落,当目光能清楚看到机场地面时,我就踏实了。”石雄飞描述起自己在空中的心情。
能让从业22年的石雄飞紧张的原因仅仅是天气不好?
石雄飞说,如果降不下来,会让郴州人民失望。
站在一旁的刘志民与石雄飞相视一笑。
刘志民是郴州北湖机场建设协调指挥部总工办主任、市交投公司副总经理,此次校飞的一波三折他是亲历者。
校飞团队3月19日从北京飞抵长沙,因天气原因无法如期进行校飞,而校飞团队也将被派往其他机场。
校飞无法顺利进行,直接影响之后的试飞、通航。
从2016年调任北湖机场工作,机场建设专业毕业的刘志民看着北湖机场从无到有,既是见证者,也是建设者。于是,刘志民和领导连夜赶赴长沙,与校飞团队沟通协调。
“机场的跑道从2019年1月开始建设,无数建设者努力了整整2年,如果不能顺利校飞我们会很遗憾。”刘志民说。
在北湖机场建设者的言语里,石雄飞感受到了郴州人民的热切期盼,他也不想让郴州人民失望。
石雄飞介绍,确保飞行安全是民航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实施飞行校验的根本目的。
虽是第一次到郴州,但是却做足了功课——通过短视频平台看遍了林中之城的美景和机场的模样。
“作为北湖机场第一架落地飞机的机长,我感到很荣幸,在空中我看到了绿意环绕的机场,在地面我感受到了郴州人民的热情。”石雄飞说。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石雄飞与同事们一起对北湖机场的设备进行“体检”,全面检查和评估机场各种导航、雷达、通信等设备的空间信号的质量及其容限,以及机场的进、离港飞行程序,并依据检查和评估的结果出具飞行校验报告。
这个过程相当于我市北湖机场通航前的一次“摸底考试”,将为北湖机场冲刺今年7月通航打下坚实基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